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需要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的具体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这意味着,如果项目在环评文件批准后五年内未开工,则需重新提交原审批部门审核。
2. 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或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其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或者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办法。”
因此,若建设项目发生以下重大变动,需重新进行环评:
项目性质
如从工业项目变为农业项目。
项目规模
如产能或建设面积显著扩大。
项目地点
如从一个区域搬迁到另一个区域。
生产工艺
如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或流程。
环境保护措施
如污染防治设施或生态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化。
3. 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
根据(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中的规定:
“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如果这些方面的防治措施发生变化,并且对环境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则需要重新进行环评。
4. 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变化
同样依据(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由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改为自行利用处置的(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单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除外);固体废物自行处置方式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当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发生上述变化时,也需要重新环评。
5. 事故废水暂存能力或拦截设施变化导致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
根据(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事故废水暂存能力或拦截设施变化,导致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弱化或降低的。”
如果事故废水的管理设施发生变化,并削弱了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则需要重新环评。
6. 区域环境变化显著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和第五条的相关内容:
“区域环境变化评价。包括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污染源或者其他影响源变化、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等。”
如果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新增敏感目标或污染源增加,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环境影响。
7. 环境保护措施失效或不符合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是否适用、有效,能否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等。”
如果现有环境保护措施无法满足现行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也可能需要重新环评。
总结
需要重新环评的主要情形包括:
1、环评文件批准后超过五年未开工;
2、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或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
3、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
4、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
5、事故废水暂存能力或拦截设施变化导致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
6、区域环境变化显著;
7、环境保护措施失效或不符合现行要求。
 粤ICP备17049041号-1
                                    粤ICP备170490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