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而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二、清洁生产三个重点
1、清洁能源
对常规的能源采取清洁利用的方法,寻求和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例如采用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液体燃料、天然气的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水利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的开发,如在能耗大的行业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清洁生产过程
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的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组织物料的再循环;优化生产组织和实施科学的生产管理;进行必要的污染治理,实现清洁、高效的利用和生产。
3、清洁产品
产品本身及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产品应有合理的包装、合理的使用功能(具有节能、节水、降低噪声的功能)和合理的使用寿命;产品失去使用功能后,应易于回收、再生和复用等。
三、清洁生产八字方针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四、能创造哪些经济效益?
1. 直接成本节约
降低原料消耗:通过优化工艺、循环利用物料、减少跑冒滴漏等措施,直接减少原辅料采购成本(如化工厂通过改进投料比例和回收溶剂,减少原料消耗)。
压缩能源成本:优化设备运行(如安装变频器)、回收余热余压(如锅炉余热用于办公室、食堂取暖)、淘汰高耗能设备。
削减废弃物处理成本:目前,危废处置费一般在2000-5000元/吨,清洁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减少危废产生量,从而降低处置费用(电子厂通过蚀刻液“点对点”回收,危废处理费用减少70%);并且会减少废水废气排放量,降低末端治理投入。
2.获得政府扶持
清洁生产补贴:例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清洁生产资金申报实施细则》规定“对符合申报要求的企业,其中完成全面清洁生产审核且通过审核验收的企业,原则上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又例如,《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规定“对当年度通过清洁生产验收的企业,一次性补助5万元。”
3.享受市场红利
绿色信贷利率优惠:绿色金融会优先选择环保绩效优秀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是强证明。目前,各地绿色金融的政策不一,一般较常规贷款利率会降低0.5%~1%。
市场竞争力增强:清洁生产是企业发展的趋势,头部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普遍会提出绿色供应链的要求(如某包装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成为宁德时代供应商,订单增长30%)。
4. 规避风险成本
避免环保处罚:清洁审查审核是对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全面体检,经过达标建设,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减少违规违法风险。
减少停产风险:各地在较高级别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对应急减排清单内企业,可能会采取限产、停产措施。而达到A级、B级、引领性级环保绩效等级的企业,可以申请免于停产、限产。例如,长沙市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对重点行业企业实行绩效分级管理,不搞“一刀切”关停——A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可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正常生产,B级、C级企业可部分不停产。这在赶工期的情况下,能保证不停产、不限产就等于在抢占市场。
除了这些经济效益,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也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环保责任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